學生投票人數:55人
綜合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0% |
四星 | 32% |
三星 | 12% |
二星 | 7% |
一星 | 9% |
學生投票人數:60人
辦學條件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8% |
四星 | 23% |
三星 | 18% |
二星 | 8% |
一星 | 13% |
學生投票人數:52人
教學質量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2% |
四星 | 23% |
三星 | 15% |
二星 | 11% |
一星 | 9% |
學生投票人數:51人
就業(yè)滿意度 | 占比 |
五星 | 30% |
四星 | 21% |
三星 | 15% |
二星 | 11% |
一星 | 23% |
法學專業(yè)河海大學法學專業(yè)緊緊圍繞人才培養(yǎng)這一核心任務,把“立德樹人、提高質量”貫穿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始終,不斷鞏固本科教學基礎地位,深化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以專業(yè)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實踐教學為平臺,全面提升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增強學生實踐能力,造就“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一是深化課程內涵建設,革新教學方式,加強教材資源建設,共建設了9門翻轉課堂、1門慕課、3門研究性教學示范課程,出版了1部江蘇省重點教材,依托“法學課程實踐”和“專業(yè)認知”兩門課程,不斷加強與法律實務部門的交流聯系,深度融合了法學實踐教學與法學理論教學。二是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模式,全面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教育方針,加強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的聯系,形成了實踐教學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培養(yǎng)特色。建有校外實習基地15家,與法院、檢察院、公證處和多家律師事務所簽訂合作協(xié)議,開展了一系列“模擬法庭”、“法院旁聽”、“法律援助”、“12.4法制宣傳”及“診所式教學”等實踐教學活動。學生競賽成果豐碩,獲全國大學生環(huán)境資源模擬法庭大賽冠軍,第三屆“模擬兩會”提案大賽二等獎,江蘇省第二屆“南仲紫金杯”模擬仲裁大賽三等獎,第一屆“今日論法”法律時事評論大賽三等獎,第三屆江蘇省“紫金”法律援助論壇優(yōu)秀報告獎等。實踐教學成果曾在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做過專題報道。三是主輔融合,推進法學輔修/雙學位建設,打造了一支由學院領導、資深教授、副教授、優(yōu)秀主講教師、優(yōu)秀青年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整體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好評,每年修讀人數已超過本專業(yè)當年招生學生數量,為學?!皬秃闲透咚刭|人才”培養(yǎng)目標提供教學服務。四是推進國際化辦學,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入,專業(yè)教師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訪學活動,邀請國外知名法學教授做學術講座,交流留學項目,境外人員來訪數量顯著提高。已與美國、德國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qū)多所大學法學院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每年選派學生到臺灣政治大學、臺灣銘傳大學、美國圣路易斯大學等學校法學院進行交流。一、專家談專業(yè)王春業(yè),教授,河海大學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研究所(公共事業(yè)法研究中心)所長。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決策咨詢專家,江蘇省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先后在安徽師范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復旦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浙江大學從事過博士后研究。2012年入選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養(yǎng)對象。曾擔任過中國礦業(yè)經濟法研究所所長、淮北師范學院政法學院副院長;曾在安徽蕭縣人民檢察院、淮安市人民檢察院掛職副檢察長或相當職務。王春業(yè)教授:河海大學法學院以培養(yǎng)治國理政的法治人才為己任,在全國眾多法律院系中,逐步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河海特色的法學發(fā)展之路。本專業(yè)致力于培養(yǎng)系統(tǒng)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的進一步推進和社會需要的進一步增強,法學專業(yè)就業(yè)前景看好。二、專業(yè)代言人孫紫妍,河海大學2015級法學專業(yè)學生,中共黨員。本科在校期間表現突出,成績優(yōu)異,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較強,是國家級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的第一負責人,曾經獲得國家獎學金、“華東杯”模擬法庭最佳辯手、“南仲紫金杯”模擬仲裁庭三等獎等省級以上榮譽,連續(xù)三年獲得河海大學學業(yè)優(yōu)秀獎學金。目前已獲得華東政法大學的保送資格。三、代言人感悟河海大學法學院對于本科生的教育十分用心,在課程的安排上也十分合理。同學們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會最先接觸到憲法、民法等基礎專業(yè)課程,讓同學們很快適應了法學院專業(yè)課的教學模式,為之后學習更有難度的課程打好基礎。除了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學院還會給同學們提供許多社會實踐或實習的機會,讓同學們自己摸索到感興趣的研究領域,確定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法學院的老師們也都是知識儲備深厚,總能伴隨著一個個有趣的案例,將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yè)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授給學生,同時又不乏對同學們法言法語的鍛煉;課堂之外,老師們還會選拔、指導一些同學參加模擬法庭、模擬仲裁庭等學科競賽,不僅培養(yǎng)了同學們學以致用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同學們對法學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