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芳香親電鹵化而言,氯化、溴化都是較為常見的反應。而F作為電負性最大的元素,一般難以發(fā)生芳香親電反應。傳統(tǒng)的采用氟化物作為試劑的方法往往選擇性較差,且操作并不安全。目前較為常用的親電氟化試劑包括N-氟代吡啶鹽、N-氟代雙苯磺酰胺(NFSI)和Selectfluor等。它們較容易制備,但反應性較弱,通常需要較為富電子的芳環(huán)或者過量的芳烴才能實現(xiàn)氟化。導向策略實現(xiàn)的芳烴C-H鍵氟化也有一定的報道,但對于普通的芳烴卻一直以來非常困難。德國馬普煤炭研究所的Tobias Ritter課題組長期以來致力于氟化反應的研究,最近,他們在Nature報道發(fā)展了一種新型的Pd催化的芳香親電氟化方法。與過去報道的不同,過程中并沒有催化劑與C-H鍵作用的中間體,含氟試劑先與Pd催化劑作用,形成親電性更強的氟化試劑,而后發(fā)生親電反應。文章DOI:10.1038/nature25749。
如Scheme 1所示,Pd(II)催化劑1經氟化試劑氧化成含氟的Pd(IV)物種2(Scheme 1b)。在1的作用下,氰基取代的聯(lián)苯3a經氟化得到4a(Scheme 1a)。1之所以能被氧化,源自于配合物結構中Pd與N之間的作用,這與DFT計算和X-ray衍射結果是吻合的(Scheme 1c和1d)。
Scheme 1. 鈀催化劑1催化芳香親電氟化。圖片來源:Nature
利用1作為催化劑,采用NFSI或Selectfluor作為氟化試劑,作者對底物適用范圍進行了考察。研究發(fā)現(xiàn),官能團如氰基 (3a)、溴 (3b)、氯 (3c, 3g, 3n, 3p, 3q)、雜環(huán) (3e-3g, 3m)、磺酰胺 (3h, 3j)、酮 (3h, 3k)、酰胺 (3i, 3l-3o, 3q)、酯基 (3i, 3o, 3p)、氨基甲酸酯(3l)、醚 (3p) 和自由羥基 (3q)都能很好的參與反應。反應在室溫下進行,根據底物選擇不同的氟化試劑,反應產率較高。
Scheme 2. 鈀催化芳烴氟化的底物拓展。圖片來源:Nature
基于實驗的結果,作者對該反應提出如下可能的機理:親電氟化試劑如Selectfluor可將催化劑1氧化成含氟四價鈀物種2,2與底物經過渡態(tài)TS發(fā)生親電氟化反應生成氟化產物,同時重生催化劑1(Scheme 3a)。同時,該可能得到了DFT計算的驗證(Scheme 3b)。為了進一步認證機理,作者從催化劑1’出發(fā),合成了Pd(IV)物種2’,后者得到了X-ray晶體結構的確認(Scheme 3c和3d)。
Scheme 3. 氟化機理探索。圖片來源:Nature
當3a與Pd(IV)物種2’發(fā)生當量反應時,能以63%的產率和66:34的選擇性得到氟化產物。同時,作者發(fā)現(xiàn),對于3a與Selectfluor反應,當采用催化劑1和1’時,反應得到的選擇性與當量反應近似。盡管作者無法排除其他歷程的可能性,但該三個反應近似的位置選擇性,證實了含氟Pd(IV)形成的可能。
Scheme 4. 鈀催化2’催化氟化的當量反應與催化反應比較。圖片來源:Nature
總結:在該工作中,Ritter課題組利用Pd催化實現(xiàn)多種芳烴的親電氟化反應。反應在室溫進行,條件溫和,產率較高。反應的不足之處在于選擇性一般。為了對反應的機理有深入的認識,作者還做了較多的實驗和理論計算的研究。作者期望該方法學可以應用到藥物合成中,并且,作者還將利用催化劑1的獨特反應性,開發(fā)更多類型的氟化反應。
原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doifinder/10.1038/nature25749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