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撕开奶罩揉吮奶头视频,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免费a级毛片无码久久版,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欧美《熟妇的荡欲》在线观看

手機訪問
關注公眾號

2023杭州一模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匯總(持續(xù)更新)

劉奇老師

2023杭州一模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正在持續(xù)更新,本期為大家匯總浙江省杭州市2023屆高三一模考試語文試卷真題以及參考答案解析,供大家考后參考。

2023杭州一模全科答案地址:2023杭州一模各科試題及參考答案匯總

以下為2023杭州一模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匯總詳細內(nèi)容:

一、2023杭州一模語文試卷

2023屆杭州高三語文期中測試

【說明】本試卷共10頁,23小題,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在中國藝術中,有兩個世界:一是“可見”的世界,表現(xiàn)在藝術作品中的畫面、線條、語言形式等方面;一是“未見”的世界,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世界,是作品的藝術形象所隱含的世界。從廣義的角度看,前者是“象”,后者可以稱為“象外之象”。

中國美學象外之象的學說,由形神理論衍生而出,但與形神理論又有不同。以形寫神、傳神寫照理論側(cè)重于藝術品的創(chuàng)造,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斟酌形神二者,以形為基礎,以神為引導,神為主,形為輔。而象外之象說,則是就藝術鑒賞而言的,它強調(diào)的是在藝術鑒賞中,審美對象具有超出形式的意味。

中國美學有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等等的論述,象外之象是象的意義的決定者,是美的本源。有形的象只是一個引子,一個使鑒賞者走入到深深藝術世界的引子。中國美學重含蓄蘊藉,重象外之趣。惟有含蓄,故有象外之期待;惟有象外之趣,才能含蓄而不流于晦澀,深藏而能達到顯現(xiàn)。

《文心雕龍·隱秀》是一篇具有重要美學價值的論文,在這篇文章中,劉勰提出“秘響傍通”的思想。他說,文之妙在“隱”,“隱”不在于深藏不露,而在于最大限度展示藝術世界內(nèi)在的魅力,使藝術的有限世界蘊涵著無限的意味。

易學之影響,引發(fā)了哲學中的象外之談。在魏晉玄學中,象外之談曾是很多清談家喜好的話題。至唐代,象外之象說已然成為美學中的重要思想。中國藝術以“隱”為要則,強調(diào)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韻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我們看李商隱《錦瑟》詩,整首詩可以說是一片惘然:無可奈何的意緒,無所適之的選擇,不知答案的歷史感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追憶。詩人穿過歷史的帷幕,超越天人的限隔,聲聲隱約,似訴平生之志,翩翩蝶飛,似展理想征帆。滄海桑田,茫茫遠古就在此刻:一夢大千,浩浩九天就在腳下。這首詩在我看來,是在寫人生的幻、人生的嘆。形式有盡,但意味悠長。

中國藝術品評強調(diào)“味”——品味、品賞。味的特點之一,就是其體驗性,是超越于一般具象的認識方式。味的比喻強調(diào)審美體驗的不可言說性,突出審美對象應該具有疊(wěi,指詩文或談論有吸引力)不盡的美感,吟一首好詩,品一幅好畫,就像品一道佳肴。鐘嶸提出“滋味說”,他認為,好詩讀起來應該有“滋味”,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司空圖甚至說:“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詩。”蘇軾接著司空圖的話頭,指出“美在咸酸之外”,美不是咸酸,不是鹽,不是醋,而是由油鹽醬醋烹制出來的美味。蘇軾和司空圖強調(diào)的美是“味”,美雖然依托于形,但不能到形中去尋找,美在形式背后那個恍惚迷離的意態(tài)中,那種令人涵玩不盡的韻味,一唱三嘆,余味悠然。中國藝術重視味外之味,也就是“余味”,這也是中國美學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好詩使人讀后滿口余香,好的藝術能給人持續(xù)的美感享受,就像絕妙的音樂,讓人感到余味不絕。

(摘編自朱良志《形式之外》,有刪改)

材料二:

在實際上說,美術作品借現(xiàn)實界的幫助愈少,所創(chuàng)造的理想世界也因而愈大。再拿相片和圖畫來說明。何以相片所引起的美感不如圖畫呢?因為相片上一形一影,件件都是真實的,而且應有盡有,毫發(fā)無遺。我們看相片,種種形影好像釘子把我們的想象力都釘死了所以相片只能抄寫現(xiàn)實界,不能創(chuàng)造理想界。圖畫就不然,圖畫家用美術眼光,加一番選擇的功夫,在一個完全境遇中選擇了一小部分事物,把它們又經(jīng)過一番理想化,然后才表現(xiàn)出來 惟其留著一大部分不表現(xiàn),欣賞者的想象力才有用武之地。想象作用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理想世界。所以圖畫所表現(xiàn)的現(xiàn)實世界雖極小而創(chuàng)造的理想世界則極大??鬃诱劷逃f:“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相片是把四隅通通舉出來了,不要你勞力去“復”。圖畫就只舉一隅,叫欣賞者加一番想象,然后“以三隅反”。

流行語中有一句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無窮之意達之以有盡之言,所以有許多意,盡在不言中。文學之所以美,不僅在有盡之言,而尤在無窮之意。推廣地說,美術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現(xiàn)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現(xiàn)而含蓄無窮的一大部分,這就是本文所謂無言之美。

因此美術要“和自然逼真”,是要窺出自然的精髓所在,而表現(xiàn)出來不是說要把自然當作一篇印版文字,很機械地抄寫下來。

這里有一個問題會發(fā)生。假使我們欣賞美術作品,要注重未表現(xiàn)而含蓄著的一部分,要超 “言”而求“言外意”,各個人有各個人的見解,所得的言外意不是難免殊異么?當然,美術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彈性,能拉得長,能縮得短。同一美術作品,你去玩味有你的趣味,我去玩味有我的趣味。同一美術作品,今天玩味有今天的趣味,明天玩味有明天的趣味。上乘文學作品,百讀都令人不厭的。

(摘編自朱光潛《無言之美》,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在藝術作品中,具體“可見”的,我們稱之為“象”;“象”里隱含著的內(nèi)容,我們稱之為“象外之象”。

B.中國美學認為象外之象決定象的意義,是美的本源。有形之象是無足輕重的引子,重心在于象外之趣,含蓄蘊藉。

C.中國藝術品評強調(diào)“味”,好的藝術作品是有“滋味”的,而且還有“余味”,給人以持續(xù)的美感享受。

D.朱光潛認為相片上一形一影都是真實的,欣賞者的想象力幾乎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其引起的美感不如圖畫作品。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錦瑟》整首詩滿是惘然之情,既寫出了人生的幻,又寫出了人生的嘆,含蓄而不晦澀,深藏而不顯現(xiàn)。

B.引用“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是為了說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舉一隅”,卻能“以三隅反”。

C.蘇軾和司空圖認為美在具體的形式之外,形式是美的支撐,是創(chuàng)造美的質(zhì)料,但在形式之中難以找到美。

D.音樂、繪畫、詩歌等中國藝術都強調(diào)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韻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盡之意如在言外。

3.下列描寫音樂的詩句最能印證“絕妙的音樂,讓人感到余味不絕”的一項是(3分)

A.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B.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C.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4.俄國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論斷。請結(jié)合材料二對這句話加以解釋。(4分)

5.學弟學妹們學完詩歌單元后想寫一首有關“秋天”的詩。如何使這首“秋天”的詩多一些“詩味”,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建議。(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題。

雪的回憶  

穆木天

(一)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居在上海,每年固然都冒過幾次嚴寒,可是,總覺得像是沒有冬天似的。至少,在江南,冬天是令人不感興會的。雪地冰天,沒出過山海關的人,總不會嘗過那種風味罷。一片皚白,山上,原野上,樹木上,房屋上,都是雪。你想象一下好啦,在鉛灰色的天空之下,皚白的地面,是如何地一望無邊呀。一望是潔白的,是平滑的。

雪!雪夜!雪所籠罩著的平原,雪在上邊飛飄著的大野,廣漠地,寂靜地,在展開著。在雪中。散布著稀稀的人家,好像人們都是鼾睡在自己的安樂窩里。

兒時,我嘆美著這種雪的世界?,F(xiàn)在這種雪的世界,又在我的想象中重現(xiàn)出來了。過去的一幕一幕,蕩漾地,在我的眼前渡了過去。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二)

雪!濛濛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綿絮。

這一年冬天,我們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熱鬧得多了。我們是住在里邊的小院里。外邊是一個大的院子?,F(xiàn)在,馬嘶聲,人的往來聲,車聲,唱歌聲,打油的錘聲。在外邊的院子里交響著。翻廢的破大院,頓時,呈出了新興的氣象。

父親是忙忙碌碌的,從站上跑到家里,從家又跑到站上。一車一車的黃豆,每天,被運進來又被運出去。據(jù)說父親在站上是做“老客”。一個先生,是麻臉的,教我讀書??墒?,有時,他也去幫父親去打大豆的麻包。外院里,是好幾輛車在卸載裝載,人,往來如梭地,工作著。

雪霏霏地下著。麻臉先生,劃著蘇州碼子,記著豆包的分量。雪霏霏地下著。禿尾巴狗在院里跑著,飛快地,在雪里輕輕地留下了爪印。外院的東院是倉子,是馬廄,是油房。人往來地運豆子。鴿子,咕嚕咕嚕地叫著,啄著豆子吃。各個人都在忙著。

晚上,工作完了,父親同麻臉先生總是談著行情,商量著“作存”好還是“作空”好。我呢,總是跑到油房里去。那里,是又暖烘,又熱鬧。馬拉著油碾子,轉(zhuǎn)著。豆子被壓扁,從碾盤上落到下邊槽子里,出了一種香的油氣。同著碾子的人打了招呼,進了去。順著窄路,走到里邊的房子里,則又是一個世界了。油匠們歡天喜地地,笑談著。我是歡喜他們的,他們也歡喜我。我上了高高的墊著厚板的炕上,坐著,躺著,看著他們在作工,一只手操起了大油匠劉金城所愛看的《小八義》。

我看著他們怎么蒸豆批,怎么打包,怎么上柞,怎么錘打。那是非常地有趣味的。揚著錘子梆梆地打著,當時,令我想到呼延慶打擂。而等待著油傾盆如注地淌下來,隨后,打開洋草的包皮,新鮮的豆餅出了柞,我是感到無限滿足的。有時,我是抓一塊碎豆餅吃的。卸了油垛,油匠們又是講起張家姑娘長和李家媳婦短來了。聽夠了,我則看我的《小八義》,很晚的才回到房中睡覺。

濛濛的雪下著。院里又鋪上了一層綿絮。

(三)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大地上好像披了喪衣。這一座古城,像是包圍在雪的沉默中了。

這是我離開吉林城的那個冬季。因為當時感到那也許是一個永別,所以,那一年的雪,在我以為,是最值得懷戀的。從臥室聽著外邊往來的車,咯吱咯吱地,壓踏在雪上,是如何令人愁惱呀!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傾聽著風雪交加中的響動,是如何地孤獨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過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滿目凄涼,市面蕭條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著雪,訪過那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說一年比一年困苦了。

在北山上建了白白的水塔。在松花江上架上了鋼鐵的江橋。可是,北山麓上,仍然是小的草房在雜沓著,江橋邊上,依然是山東哥們在賣花生米。農(nóng)村社會沒落了。好些商店,也是一個挨著一個地關上了門。

夜間,不寢時,聽著外邊的聲籟,我總是翻來覆去地,想著。吉敦、吉海接軌的問題,農(nóng)村破產(chǎn)的情狀,南滿鐵路陸續(xù)地在開會的消息,是不絕地在我腦子里縈回著。有時,關燈獨坐,望著街道上的燈光照在白雪上,顏色慘白的,四外,死一般地,寂靜著:感到是會有“死”要降到這座古城上邊似的。在被雪所包圍著的沉默中,無為地,生活著,心中是極度地空虛的。有時,如雪落在城上似地,淚是落在我的心上了。

雪停了,又是一個廣大無邊的白色的宇宙。我們,三四個人,在圍爐雜談之后,決定了到江南野外里跑一跑。天低著,四外,是空廓,寂寥。白色、鉛色的線與面,構(gòu)成了整個的水墨畫一般的宇宙。

趕柴車的,走著,拾糞的孩子,走著。農(nóng)夫們,時時,在過路。但都是漠不相關似的。

我們,在田間的道上,巡回地,走著。有時腳步聲引出來幾聲狗吠。但我們走開,狗吠也隨著止住了。

有江橋如長蛇似地跨在江上,像我們的血一天一天地被它吸去。江北岸的滿鐵公所,好像越發(fā)高傲地在俯瞰松花江。它那種姿態(tài),令人感到,是戰(zhàn)勝者在示威。天主堂的鐘聲哀婉地震響著。是招人赴晚禱呢,還是古城將死的吊鐘呢?聲音,是凄愴而輕脆的。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吐出來死的唏噓了。

(四)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現(xiàn)在,故鄉(xiāng)里,還是依然地下著大雪罷??墒?,我呢,則是飄零到大江南。和我同樣地流離到各處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喲。可是,他們同我同樣,也怕會看不見故鄉(xiāng)的美麗的雪景了罷。

在故鄉(xiāng)呢,大概山川還是依然存在罷!有人從東北來,告訴我東北的農(nóng)村的荒廢。在故鄉(xiāng)的大野里,在白雪的圍抱中,我仿佛看見了到處是死亡,到處都是饑餓。在白雪上,灑著鮮紅的血是抗日義勇軍的,是老百姓的。我只是茫然地想象著那種猩紅的血,灑在潔白的雪上,在山上,在平原上,在河濱上,灑在一切的上邊

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

6.下列對散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點題,作者由眼前的雪懷憶起故鄉(xiāng),用優(yōu)美的文筆描寫山海關以外的雪景,把一個遼闊、純凈的雪世界鮮明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

B.作者在第二部分營造的那個淳樸、和諧的農(nóng)村圖景與后半部分作者眼中的那個千瘡百孔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時局的凄慘,也表現(xiàn)了時光的易逝。

C.散文后半部分筆鋒突變,雪在我眼里成了“喪衣”“死亡”“饑餓”,我的情感也由“愁惱”到 “空虛”再到“茫然”,筆調(diào)一步步低沉,情感也一步步沉重。

D.本文是對雪的懷憶,是對故鄉(xiāng)的懷憶,更是對故鄉(xiāng)今昔變化的一種感嘆和抒懷。在這種感嘆和抒懷中表現(xiàn)出壓抑的痛楚,以及對侵略者的譴責。

7.下列對散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為一體,敘述、描寫細膩生動,抒情真摯感人,議論振聾發(fā)聵。

B.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以孩子的視角敘寫童年雪夜熱鬧的往事,多處運用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人情的溫暖與美好。

C.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寫江橋和滿鐵公所時,運用了比喻和比擬手法,將自己對時局的一腔悲憤蘊含其中。

D.作者擅長意境營造,將平靜舒緩的瑣事描寫及對故鄉(xiāng)滿目瘡痍的社會現(xiàn)狀的敘說置于皚皚白雪的情境中,情深切切。

8.分析“雪”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作用。(6分)

9.本文作者穆木天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他的散文是詩化的散文,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貞觀二年,隋通事舍人鄭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絕姝,當時莫及。文德皇后訪求得之,請備嬪御。太宗乃聘為充華。詔書已出,策使未發(fā)。魏微聞其已許嫁陸氏,方遽進而言曰:“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之心為心,故君處臺榭,則欲民有棟宇之安;食膏梁,則欲民無饑寒之患;顧嬪御,則欲民有室家之歡。此人主之常道也。今鄭氏之女,久已許人,陛下取之不疑,無所顧問,播之四海,豈為民父母之道乎?臣傳聞雖或未的,然恐虧損圣德,情不敢隱。君舉必書,所愿特留神慮。”太宗聞之大驚,手詔答之,深自克責,遂停策使,乃令女還舊夫。左仆射房玄齡、中書令溫彥博、禮部尚書王珪、御史大夫韋挺等云:“女適陸氏,無顯然之狀,大禮既行,不可中止?!庇株懯峡贡碓疲骸澳掣缚翟谌眨c鄭家往還,時相贈遺資財,初無婚姻交涉親戚?!辈⒃疲骸巴馊瞬恢?,妄有此說?!贝蟪加謩襁M。太宗于是頗以為疑,問微曰:“群臣或順旨,陸氏何為過爾分疏?”徵曰:“以臣度之,其意可識,將以陛下同于太上皇。”太宗曰:“何也?”徵曰:“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太上皇聞之不悅逐令出東富為萬年縣母懷戰(zhàn)懼??植蝗最I。陸爽以為陛下今雖容之,恐后陰加譴謫,所以反覆自陳,意在于此,不足為怪。"太宗笑曰:“外人意見,或當如此。然朕之所言,未能使人必信。乃出敕曰:“今聞鄭氏之女,先已受人禮聘,前出文書之日,事不詳審,此乃朕之不是,亦為有司之過。授充華者宜停。”時莫不稱嘆!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卷二直諫(附)》)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植蝗最I/

B.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植蝗最I

C.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不全首領/

D.太上皇初平京城/得辛處儉婦/稍蒙寵遇處儉/時為太子舍人/太上皇聞之不悅/遂令出東宮為萬年縣/每懷戰(zhàn)懼常恐/不全首領/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貞觀”為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歷史上有著名的“貞觀之治”,年號紀年法是我國古代常用的紀年法之一。

B.“遽進而言”的“遽”是“急忙,匆忙”的意思,與《促織》中“遽撲之”的“遽”意思相同。

c.“人主”指一國之主,也作“人君”,如《諫太宗十思疏》“人君當神器之重”《屈原列傳》“人君無愚、智、賢、不肖”。

D.“陸氏抗表”的“抗”是“抗拒、拒絕”的意思,和《答司馬諫議書》中“欲出力助上以抗之”的“抗”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仁基的女兒是個容貌美麗的佳人,文德皇后請求唐太宗將之留在后宮作為嬪妃,唐太宗于是將她聘為充華,發(fā)布了詔書。

B.魏徵在進言時先表明帝王作為百姓的父母應當憂百姓所憂、樂百姓所樂,然后指出唐太宗讓鄭氏之女人宮是有欠考慮的。

C.大臣們勸說唐太宗繼續(xù)冊封鄭女,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要順從帝王旨意;陸氏極力撇清關系的行為,卻讓唐太宗覺得疑惑。

D.唐太宗認為陸氏擔心暗中獲罪遭貶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這正反映出唐太宗自己的話仍舊不足以真正取信于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鄭氏之女,久已許人,陛下取之不疑,無所顧問,播之四海,豈為民父母之道乎?

(2)女適陸氏,無顯然之狀,大禮既行,不可中止。

14.文章結(jié)尾說“時莫不稱嘆”,時人“稱嘆”的具體內(nèi)容有哪些?(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5~16題。

晨風行

南朝梁·沈滿愿

理楫令舟人,停艫息旅薄河津。

念君劬勞冒風塵,臨路揮袂淚沾巾。

飆流勁潤逝若飛,山高帆急絕音徽

留子句句獨言歸,中心煢煢將依誰。

風彌葉落永難索,神往形返情錯漠。

循帶易緩愁難卻,心之憂矣頗銷鑠

【注】①音徽:指琴或樂曲,代指音訊。②循帶:循環(huán)圍腰的衣帶。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寫一女子清晨時分渡口送舟、灑淚揮別的場景,筆調(diào)哀傷而怨悵。

B.“念君”一句言說路上風塵勞苦,須多加保重,傳達出女子的牽掛之情。

C.“逝若飛”將輕快心情與行舟速度融為一體,“絕音徽”表達孤獨無依。

D.本詩細膩地刻畫了女子送行和別后的心理情態(tài),語言自然,表達靈活。

16.詩歌的后六句如何從“形”“神”兩方面表現(xiàn)女子的傷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歸園田居(其一)》中一句“     ”及《歸去來兮辭》中一句“      ”均使用“鳥”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對回歸田園的渴望。

(2)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為 “         ”。

(3)白居易《長恨歌》“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中“蓬萊”是古代傳說中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一座“瀛洲”也頻繁在古詩詞中出現(xiàn),如“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近年來,文化日漸昌明,國學也再度升溫。實現(xiàn)國學于當代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時下談國學,不能局限于儒學和儒家,而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儒家與不同流派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各自的理論意義。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袤,歷史悠久,對國學的進一步研究,不僅應從時間維度上審視不同時代的“時差”,還應從空間維度上審視不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動。如此這般,方能觸摸國學完整而客觀的圖景。

當前,多學科交叉和跨學科的融合正在成為推動學術研究的重要路徑與方法。時下的國學專業(yè)人才,有必要熔古鑄今,以跨學科視闔合理有序地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國學既要、代代守護,也要與時偕行、觀照當下。可喜的是,中國人的不少思維方式,有適應現(xiàn)代乃至后現(xiàn)代社會之處。

跨學科交流,乃至跨文明交流,對促進國學研究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堅持交流互鑒,是建設一個開放包容世界的必由之路。但交流互鑒必須是雙向的。交流的前提,須摒棄“”“唯我獨尊”的自我封閉心態(tài);交流的過程,是尋求共通之處,互相         ;交流的結(jié)果,是多種文明互相交融、共同提高,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是國學研究的一大成果。

18.下列最適合填入文中橫線處的一組詞語是(3分)

A.雖然  薪火相傳   夜郎自大   取長補短

B.雖然  一脈相承   抱殘守缺   互通有無

C.顯然  繼往開來   狂妄自大   互通有無

D.顯然  薪火相傳   抱殘守缺   取長補短

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改寫成一個單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年輕人更坦誠,也更主動,有著更開闊的視野。在地震、洪災和疫情中,我們都能看到他們參與的身影,聽到他們講述的故事,他們甚至并不諱言,這是“社會資歷”。而對70后和更早時代的人來說,更熟悉的觀念是“ ①   ”。

我們小時候?qū)懙淖魑睦锩?,一個典型的場景是,自己主動做好事,受幫扶的對象表示感謝,非要問我們的名字,我們會自豪地挺起胸膛,說一聲“我叫雷鋒”或者“我叫紅領巾”--個人做好事,最終要淡化個人色彩,強調(diào)一種集體身份。而 2008 年后,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現(xiàn)象是, ②  _。雖然捐款也有匿名選項,但是更多人會選擇亮出自己的名字。_ ③ _,而是一種承擔責任的表現(xiàn),在更深層意義上,這是我們追求“健全人格”所作出的努力。

我們要成為什么樣的“個人”,取決于我們一路走來做了哪些事,投身于怎樣的事業(y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應該理解很多人把自己照片、名字弄進海報里的做法:公益就要亮出來,這與愛慕虛榮無關,因為公共性,本身就需要人們投入真實的自我,這樣才能促進“社會資本”的發(fā)育,增強社會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互信。

21.文中多處用了引號,下列四處引號中用法和其他三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他們甚至并不諱言,這是“社會資歷”。

B.我們會自豪地挺起胸膛,說一聲“我叫雷鋒”或者“我叫紅領巾”。

C.在更深層意義上,這是我們追求“健全人格”所作出的努力。

D.這樣才能促進“社會資本”的發(fā)育,增強社會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互信。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發(fā)布清退16名本科生的決定。這些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夠修完相應的學分,不及格的課程超過20學分。換句通俗的話來說,這16名學生掛科非常多。

針對本次人大清退16名本科生的事情,網(wǎng)友們的爭議非常大。有網(wǎng)友覺得,大學是教育人的地方,僅僅因為考試不及格就開除這么多本科生,草率了,要給這些學生一個改過的機會。有網(wǎng)友驚呼:現(xiàn)在的大學也不好混了啊!也有網(wǎng)友認為,大學生已經(jīng)成年,該為自己沉迷網(wǎng)絡或經(jīng)常睡懶覺等行為負責,如果自甘墮落,就應該被清退,給所有學生敲響警錢。

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與評價?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杭州一模語文答案解析

一(35 分)

1.B(3分)【解析】原文并不認為“有形之象是無足輕重的”,原文表述是“有形之象是使鑒賞者走入到 深深藝術世界的引子”。

2.D(3分)【解析】A原文的表述是“惟有象外之趣,才能使含蓄而不流于晦澀,深藏而能達到顯現(xiàn)”。B 引用孔子這句教育名言是為了說明相片和圖畫的區(qū)別。C“難以找到美”表述有誤,原文的意思是“美依托于形,但不能到形中去尋找美”。

3.C(3分)【解析】C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境界。A出自杜牧的 《泊秦淮》,以史為鑒,表現(xiàn)辛辣的諷刺,抒發(fā)無限的感慨。B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這兩句是詩人夸張地描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D出自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寫的是“湘娥把淚珠灑滿斑竹,九天素女也牽動滿腔憂愁,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由于樂工李憑在京城彈奏箜篌”,這是聽眾在聽絕妙的音樂時感受到的滋味,并非余味。

4.①藝術作品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但不抄寫現(xiàn)實界;要創(chuàng)造理想世界;②要“和自然逼真”,窺出自然的精髓;③要有言外之意,讓人玩味不己。(4分。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3分,答出三點4 分)

5.①要有有形的關于“秋天”的意象,營造意境,吸引讀者;②要在描寫“秋天”中融入自己 的想象,創(chuàng)造理想界;③情感含蓄蘊藉,有未表現(xiàn)而含蓄無窮的“象外之象”。(4分。答出 一點2分,答出兩點3分,答出三點4分)

6.B(3分)【解析】B項沒有表現(xiàn)“時光易逝”。

7.A(3分)【解析】文章并沒有鮮明的議論性的語句,更談不上“振聾發(fā)聵”。

8.①“雪”反復出現(xiàn),串聯(lián)了全文,為所有的人物活動和作者的所見所感提供了背景。②“雪” 反復出現(xiàn),成為思念故鄉(xiāng)、懷念童年、慨嘆現(xiàn)實的情感載體。③“雪”反復出現(xiàn),營造了一種 冷寂、蕭瑟的意境,讓沉重的悲嘆更深切濃郁。(6分。每點2分)

9.①作者選用了核心意象“雪”,賦予其濃郁的象征意味,營造了詩歌一般的唯美意境。②全 文多用短句,如“天低著,四外,是空廓,寂寥”,充滿了詩的韻律。③作者不斷使用反復的 手法,如“雨雪霏霏,令我懷憶起我的故鄉(xiāng)來”,使文章具有一詠三嘆的回環(huán)之美。④情感豐 富而含蓄,抒情意味濃郁。(6分。每點2分,答出任意3點即可)

二(35 分)

10. B(3 分)

11. D(3分)【解析】“抗表”的“抗”是呈上的意思。

12. D(3分)【解析】唐太宗認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

13. (1)現(xiàn)今鄭氏的女兒,很久之前己經(jīng)許配給別人,陛下聘娶她時沒有懷疑,也沒有詢問, 此事傳播到全國各地,難道是作為百姓父母的國君應有的道義嗎?(4分。“許” “顧問”“豈……乎”各1分,意思通順1分)

(2)鄭氏女許配陸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隆重的禮儀己經(jīng)舉行,不可中途停止。(4分。“適”“顯然”“既”各1分,意思通順1分)

14. ①魏徵善于進諫(直諫);②唐太宗善于納諫(承認錯誤、改正);③魏徵與唐太宗對人性 的洞察。(3分。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3分)

15. C(3分)【解析】“逝若飛”是女子抱怨船行速度之快,瞬間跌進孤獨無靠的淵藪,暗喻 現(xiàn)實的嚴峻冷酷,并無“輕快之心情”。

16. ①形:踽踽獨行;衣帶易緩,形容消瘦。(3分。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3分)②神:心隨船去;心中痛苦無所依靠;心中憂愁無法排遣。(3分。答出一點2分,答出 兩點 3 分)

17. (1)羈鳥戀舊林,鳥倦飛而知還。(2)為國以禮,其言不讓。(3)??驼勫蓿瑹煗⒚P烹y求。(6分。每空1分)

三(20分)

18. D(3 分)

19.對國學的進一步研究(1分),應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上(1分),分別審視(1分)不同時代的“時差”和不同區(qū)域的“域差”與互動(1分)。(4分)

20.交流的結(jié)果,是多種文明互相交融、共同發(fā)展,形成全球多元文明高度繁榮的新局面,這是國學研究的一大成果。(4分。每處2分)

21. B(3分)【解析】B項屬于直接引用原話,另外三項用法均為強調(diào)。

22. ①做好事不留名②人們做好事是要留名的③這不是愛慕虛榮(6分。每句2分)

附:【文言文譯文】

貞觀二年,隋朝通事舍人鄭仁基的女兒年方十六七歲,是個容貌美麗的絕代佳人,當時沒有誰比得上她。文德皇后訪尋到后,請求留在后宮,作為妃嬪,太宗聘此女,封為充華。詔書己發(fā),但冊封的使者尚未出發(fā)。魏徵聽說這個女子己經(jīng)許配給陸家,就急忙進宮見太宗說:“陛下作為百姓的父母,撫愛百姓,應當以百姓的憂慮為憂,以百姓的歡樂為樂。自古以來,有道德的君主,把百姓的心愿作為自己的心愿,所以君主住樓臺亭榭,就想到百姓應有房屋安身;君主吃著美味佳肴,就想到百姓應該沒有饑寒交迫的擔憂;眷顧妃嬪之時,就要想到百姓也有娶 妻成家的歡樂。這是國君的處常之道?,F(xiàn)今鄭氏的女兒,很久以前己許配給別人,陛下聘娶她時沒有懷疑,也沒有詢問,此事傳播到全國各地,難道是作為百姓父母的國君應有的道義嗎?我聽說的雖然還不十分準確,但深恐它會損害圣上的美德,事情不敢隱瞞。君王的一舉一動,都一定要記錄下來,我所希望的是陛下特別留神思考?!碧诼犃宋横绲脑?,非常吃驚,親自寫詔書答復他,深深地自我責備,于是停止派遣冊封的使者,下令將鄭氏女送還給她的舊夫。左仆射房玄齡、中書令溫彥博、禮部尚書王珪、御史大夫韋挺等說:“鄭氏女許配陸家,沒有確切的證據(jù),隆重的禮儀己經(jīng)舉行,不可中途停止?!贝送?,陸氏也上表說:“我的父親陸康在時,與鄭家有交往,有時互相饋贈資財,當初沒有婚姻交涉約為親戚?!辈⒄f:“外人不知道實際情況,妄自有這樣的傳說?!贝蟪紓冇謩裉谌⑧嵤吓?。太宗于是很狐疑,就問魏徵說:“群臣或許是順從旨意,陸氏為何過于這樣分辯?”魏徵說:“依我考慮,陸氏的本意可以知道,他把陛下等同于太上皇。”太宗說:“為什么呢?”魏徵說:“太上皇剛平定京城的時候,得到辛處儉的妻子,稍稍蒙受寵愛。辛處儉當時任太子舍人,太上皇聽到此事很不高興,就下令將辛處儉調(diào)出東宮任萬年縣令。辛處儉常懷恐懼之心,經(jīng)常擔心不能保全頭顱。陸爽認為陛下現(xiàn)在雖然寬容了他,但擔心以后暗加譴責貶官,所以再三自我表白,本意就在這里,不值得奇怪?!碧谛χf:“外邊人的想法或許是這樣。然而我所說的話,沒有能夠使人一定相信?!庇谑前l(fā)出詔書說:“現(xiàn)在聽說鄭家的女兒,過去己接受別人禮聘,先前發(fā)出詔書的時候,對此事沒有詳細審查,這是我的不對,也是有關官署的過失。授充華的詔冊應停止執(zhí)行?!碑敃r的人沒有一個不稱贊感嘆!

更多科目

更多試卷,包括物理、歷史、政治、化學、生物、地理等,請大家進入圓夢志愿后自行查看更多內(nèi)容。

此外,還可以查看圓夢志愿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和云計算,為大家科學評估出的分數(shù)對應的所有可以就讀的大學。

文中提到的大學

查看詳情>
北京 | 本科 | 綜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雙一流 國家重點 強基計劃 中央部屬

精選推薦

【速看】報考大學時,搏沖穩(wěn)保墊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報? 華為認可的大學專業(yè)匯總:校招人數(shù)最多! 國家公費師范生:報考利弊/招生大學/招生專業(yè)/就業(yè)前景 中央選調(diào)生高校名單:中央選調(diào)生最吃香的專業(yè) 揭秘:想進入軍工集團,就選這些大學和專業(yè)!

高考試題

更多 >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